他是校园里的守护卫士,守护着全校1080名学生、98名老师的人身财产安全,为师生们撑起安全的大伞。他工作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足迹遍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,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“大哥哥”。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,对工作充满了热爱,他乐观开朗的性格、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他就是佛山三水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员刘卫平。
到佛山三水保安服务公司面试的那天,刘卫平记得非常清楚,那是2015年12月22日,刚过完冬至,天有些冷,还下了雪。刘卫平如约来到公司,经过番面试,刘卫平给面试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,认为他是一个拥有梦想、敢于奋斗的年轻人。
很快,刘卫平成为了佛山三水保安服务公司四大队的一名保安员。“既然认准了-一件事,就要坚持到底把它做好。”这是刘卫平的人生信条。作为-名保安员,刘卫平将满腔热忱放到岗位上,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。
由于年轻、形象好、出勤任务多,工作3个月后,他就成为公司特勤大队的一员。工作任务也发生了变化,平时在西南中学执勤,遇到大型活动等任务,作为特勤大队的--员也会外出执行任务。
平时刘卫平的工作岗位就是西南中学,负责执勤站岗,保障校园安全。1080名学生,98位老师,刘卫平几乎每天都能与每一个人打照面,经常与师生们沟通联系。
每天早上,刘卫平接班以后,件事就是查看交接班记录,看看是否留有未解决的问题,查看前一天离校学生人数。学生陆陆续续到达学校后,刘卫平便开始了校园巡逻工作,从教学楼到操场、食堂、宿舍、教学办公室、图书馆,再到返回校门口,听着教学楼里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,与走过的脚步声相回应,刘卫平仿佛看到了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儿子。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刘卫平走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,也熟悉了校园里的每个地方。
冬季是流感多发期,学生集中的地方,往往是流感发生的集中区。“周回家28人,周二26人,周三32人。”刘卫平看着值班室里登记的离校人数,一天比一天多了。此时正是新轮流感的病发期,听说这次流感还挺严重。看着人数越来越多,刘卫平心中不安起来。“必须马上组织学校领导进行消毒。”刘卫平带着想法找到了学校分管安全主任,提议对学校人流密集处进行消毒。没想到当天学校安全负责人就批准落实。刘卫平带着队员对教室、宿舍、厕所等学生密集区仔细进行了消毒。“行动迅速、敬业负责。”这是学校领导对刘卫平带领的校园保安队伍的称赞。
除此之外,刘卫平经常组织校园保安员进行校园保安技能培训,从消防知识到法律知识、从校园管理制度到队伍管理建设、从列队训练到应急处置能力,刘卫平与保安员们一起学习,共同进步。刘卫平还多次与校领导沟通,组织由保安员和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防火、防恐、逃生等演练活动,有效增强了大家的安全意识,密切了保安员与师生们的配合联系。
刘卫平在执勤
西南中学校园门口是条主干道,有红绿灯,上下班高峰也是学生上下学的时间,很多家长接送孩子、等红绿灯,行人、车辆来来往往。为了确保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,刘卫平派出4至6名保安员,每到上下学时间,就守在校门口进行交通疏导,路口指挥,他们拉起警戒线,护送学生过斑马线,确保学生们的行走安全。冬天的时候天黑得比较早,视觉不明朗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,考虑到学生们的安全,也为了保障门口保安员的安全,刘卫平自费在网上买了6个LED爆闪双面警示肩灯,佩戴在路口保安员的肩膀上。这样他们在疏导交通时,远方过来的车辆不会因为天黑看不清而引发交通事故,对学生也启到一种保护作用。平时在校园里遇到学生,刘卫平也主动与他们打招呼,学生们与他熟络起来之后,都主动地与他打招呼,亲切的喊他“大哥哥”。
由于工作认真负责、年轻有能力,凭借着工作中的优秀表现,刘卫平成了队伍里的优秀骨干,负责的岗点也慢慢多了起来。现在,除了西南中学,刘卫平还负责其他10个小学、9个幼儿园、1个敬老院的安全守卫工作,每天都要听各个岗点队员汇报工作。为此,刘卫平建了一个微信群,每天各个岗点的队员都会发工作照片,汇报问题,大家相互监督。一有休息时间,刘卫平就去各岗点查岗,由于所辖范围太广,查看完这些岗点,也得花不少时间。刘卫平的大部分时间,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。
48300多人,46个村庄,是西南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。村民们在夏秋收完后,为图“省事”,往往喜欢就地焚烧秸秆,常常是白烟滚滚,不仅污染空气,而且秋干物躁,大风一吹往往容易引发火灾。
2017年夏秋两季,刘卫平带领27名特勤大队队员,特此成立了“禁烧队”,示主要负责这46个村庄的安全秩序和秸秆“禁烧”工作。28名特勤队员分成了7组,每组4名队员,每组队员负责一个管理区的巡逻,巡逻完一个管理区需要3到3个半小时。巡逻面积总共加起来占西南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的三分之一。由于正值秋收农忙时期,安全隐患频率增多,队员加大了巡逻力度,一辆车平均每天较少行驶120公里,较多要行驶220公里。
刘卫平带领的分队,共有16个村,各个村分布比较零散,跨度大,有个村子只有500人,但平均一个人有8亩地。早晨6点左右集合,刘卫平5点起床,5点半出门。到达地点后,要清点人数,队员报到,然后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,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。晚上10点左右结束,-天大约15、16小时,从9月20日到10月31日,整整42天。
每天,刘卫平早晨上班孩子在睡觉,晚上回去孩子已经熟睡,-整天见不到爸爸,这42天的“离别”,成了刘卫平深处里的记忆。有-次孩子周末去刘卫平工作的地方玩,看到爸爸穿着保安制服在执勤,用手里的笔将刘卫平工作的身影画了下来。虽然画笔稚嫩,但是出自儿子之手,刘卫平还是将这幅画当成了自己的微信头像。他经常打开自己的微信,向大家说:“你看,这就是儿子给我画的,孩子的老师看到了,还拿着画像在课堂上问大家,猜猜刘锦銘的爸爸是什么工作?”看着微信头像,刘卫平自豪地说着。刚开始,队员到各村执勤,村民对队员不太了解,特别生疏。“我还记得那天,我们队员下车,想问一下村民这个路怎么走,结果三三两两在聊天的村民,看到黑黢黢的我们,哗啦一下就没影了。”刘卫平回想起刚来执勤的日子,碰了不少壁。“很多村民观念陈旧,认为焚烧秸秆省事,对我们这种制止行为很不理解,少许对我们抱有敌意,认为我们多管闲事。”想起刚来的日子,刘卫平没少下苦功夫,整天琢磨着怎么与村民打成一片。刘卫平明白农村是个熟人社会,所以他带领队员在巡逻过程中,经常与村民打招呼,休息的时候聊天唠家常,村民淳朴,队员们慢慢地就与村民熟络起来。让刘卫平印象较深的是,队员在巡逻时往往会遇到载着满车农作物的村民,上坡时车辆费力,就算是加大马力也不容易上去。只要有队员看到,往往会自发地帮村民们推车。“一、二、三,一、二、...”队员们使劲力气,加上发动机的力量,车慢慢地就上去了。“谢谢你们啊!”车辆开过,村民回头向队员们表示感谢,没几天大家都知道村里这支队伍,热情、友善、喜欢助人为乐。
西南街道办事处有4个村轮流拆迁,渣土堆积,很容易被点燃,有时候看到乱石瓦砾处,不见火只冒烟,隔着老远就看到浓烟滚滚,污染空气。只要见烟,刘卫平就带领队员,拿着自制“灭火器”,进行扑救。由于这种情况事发突然,又没有明火,用2.5升的可乐瓶装上水,一把简单的“灭火器”就做成了,对扑灭浓烟很有效果。刘卫平主动与各村委会合作,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,给村民们讲解科学知识,焚烧秸秆的危害,如何将废弃秸秆变废为“宝”。村民们传十,十传百,慢慢地改变了旧的观念,焚烧秸秆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。
“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。”这是刘卫平经常挂在嘴边上的-句话。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,对工作充满了热爱,以岗点为家,视队友为亲人,以乐观开朗的性格、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。不管工作多么累、多么忙,第二天他总是精力十足。
“爸爸总是忙的不回家,但是我跟妈妈会在家里等他,妈妈说要理解爸爸。虽然他很少陪我,但是我跟妈妈会支持他的工作。”这是刘卫平的儿子刘锦銘对爸爸说的话,简单但真挚,感动了在场的每位人。
朝阳冉冉升起,刘卫平再次踏上了工作岗位。愿他不负韶华,不负青春,在保安路上越走越好!